关于AIGC,你应该知道的6件事

       近年来,ChatGPT、Midjourney、Stable Diffusion、文心一言、豆包及类似的AI工具可以生成文本、图像、音频与视频等内容,也就AIGC技术,让高校教师、学生既兴奋又担忧。面对前沿技术,我们应主动将其融入学习、教研与管理工作中,将因未知而产生的恐慌与焦虑尽可能消除。基于此考虑,我们梳理了一些关于AIGC的内容分享给大家,欢迎补充。


       一、AIGC是什么?


       AIGC(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),即人工智能生成内容。简单来说,传统本需要人类用思考和创造力完成的工作,现在能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替代完成。狭义上,指利用AI自动生成内容的生产方式,比如自动写作、自动设计等;广义上,指像人类一样具备生成创造能力的AI技术,基于训练数据和生成算法模型,自主生成创造新的文本、图像、音乐、视频、3D交互内容(如虚拟化身、虚拟物品、虚拟环境)等内容和数据。


        二、为什么要掌握AIGC工具?


       掌握AIGC工具意味着提高工作效率,减少重复性工作,提升工作创新性。同时,AI工具的快速发展,必然会创造更多职业发展机会,不断学习新技能也可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科技环境。未来淘汰一些岗位、甚至淘汰部分行业的不是AIGC工具,而是掌握AIGC工具的人。


       三、谁在使用AIGC?


       AIGC的使用正全方位拓展。学生使用AIGC工具来撰写论文、ppt和其他书面作业。教师利用AIGC创建定制的教学课件材料,典型应用如制作教师版“数字人”并与慕课摄制相结合,学院已有部分院系在智慧校园建设中取得探索性成果。图书馆员使用AIGC创建文本摘要或发现馆藏中的真知灼见。决策管理者通过AIGC总结文档和会议以及创建文档来帮助研判与决策。


       四、AIGC对高等教育有何影响?


       AIGC可辅助教师在减轻工作量的基础上,提供更深入的学习和个性化体验,但这需要高校关注学生学习什么和如何学习,以及他们如何获得在人工智能无处不在的环境中茁壮成长的工具。例如,可以根据学生的理解,根据所需图像的文本描述,生成一幅匹配的高质量图像,将该图像与其他学生创建的图像进行比较,讨论存在哪些共性和差异。这是AIGC的优势所在,它赋予所有学生而不仅是有艺术技能的部分学生,以视觉方式传达构思概念的能力。值得注意的是,高校要在专业发展和经费人员支持方面多投入,多元化方式着力提升师生信息素养,帮助教师和管理人员将AIGC有效地融入教学和管理流程。教育管理机构则应出台相应指导意见,解决包括道德和伦理考虑、数据隐私和知识产权等领域的问题,以确保负责任和公平地使用AIGC。


        五、慕课摄制中如何引入数字人?


        数字人作为新的交互形式,目前已有很多应用,包括元宇宙应用中的NPC虚拟角色、用户虚拟替身或虚拟形象。用户可以上传照片或视频,通过AIGC生成写实数字人,具有生成过程较短、成本低、可定制等特点。具体到教学慕课微课制作中,教师仅需拍摄上传一段时间的真人口播视频,基于深度学习算法即可复刻外形、声音和表情,1比1还原真人形象,动作、神态、声音逼近教师的数字分身。生成数字人分身形象后,在后台输入文本或录音,即可自动生成数字人口播视频,并可快速批量复制,大大节省了教师真人出镜的成本,同时提高了慕课视频制作的效率。通过AIGC技术让教师能够轻松创建出一个源于本人外貌、声音、表情、动作的高质量AI数字人,分身代替自己出镜从而跳过真人出镜、拍摄、剪辑等繁杂环节,原本需要一个团队协同产出的慕课,现在仅需1个运营人员上传课件内容,在后台操作即可规模化生成预期视频,大幅提升视频制作效率,实现慕课内容的快速稳定更新,由此开辟出数字人+教育新赛道。


       六、AIGC 未来发展走向如何?


       AIGC是PGC(专业生产内容)、UGC(用户生成内容)之后,全新的内容生产方式。不仅能提升内容生产的效率,更能够丰富内容多样性。有专业人士提出:AIGC 将走过三个发展阶段:第一阶段是助手阶段,AIGC 用来辅助人类进行内容生产。第二阶段是协作阶段,AIGC 以虚实并存的虚拟人形态出现,形成人机共生局面。第三阶段是原创阶段,AIGC将独立完成内容创作。未来十年,AIGC 将颠覆现有内容生产模式,可以实现以十分之一的成本,以百倍千倍的生产速度,去生成 AI 原创内容。

 


更多IT类相关推荐:
更多IT干货文章
IT精品就业培训课程

文章来源:网络 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

上文内容不用于商业目的,如涉及知识产权问题,请权利人联系博为峰小编(021-64471599-8103),我们将立即处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