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应尽早并不断地进行测试
o 在软件开发生命周期的早期阶段就开始进行测试,可以尽早发现问题,降低修复成本。例如,在需求分析阶段就可以进行需求评审,确保需求的正确性和完整性。
o 不断进行测试可以及时发现新引入的缺陷,保证软件质量。在开发过程中,每次代码变更都应该进行相应的测试。
2. 测试工作应该避免由开发软件的人或小组承担
o 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具有不同的视角和关注点。开发人员可能更关注功能的实现,而测试人员更关注软件的质量和用户体验。
o 由独立的测试团队进行测试可以提高测试的客观性和公正性,减少开发人员的主观偏见。
3. 在设计测试方案时,不仅要确定输入数据,而且要根据系统功能确定预期的输出结果
o 明确输入数据可以帮助测试人员构造各种测试场景,全面测试系统的功能。例如,对于一个计算器程序,输入数据可以包括不同的数字组合、运算符等。
o 确定预期的输出结果可以验证系统的正确性。如果实际输出与预期输出不一致,说明系统存在缺陷。
4. 即包含有效、合理的测试用例,也包含不合理、失效的用例
o 有效、合理的测试用例可以验证系统在正常情况下的功能是否正确。例如,对于一个登录功能,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,验证是否能够成功登录。
o 不合理、失效的测试用例可以发现系统在异常情况下的处理能力。例如,输入错误的用户名或密码、输入特殊字符等,检验系统是否能够正确处理错误输入并给出合理的提示。
5. 检验程序是否做了该做的事,且是否做了不该做的事
这是测试的基本目标之一。确保程序实现了预期的功能,并且没有出现不必要的行为或错误。例如,一个文件管理系统应该能够正确地创建、读取、写入和删除文件,同时不应该出现文件丢失、数据损坏等问题。
6. 严格按照测试计划执行
测试计划是测试工作的指导文件,明确了测试的目标、范围、方法、进度等。严格按照测试计划执行可以保证测试工作的有序进行,提高测试效率和质量。例如,测试计划中规定了每个阶段的测试任务和时间节点,测试人员应该按照计划完成相应的测试工作。
7. 妥善保存测试用例和测试计划
o 测试用例和测试计划是测试工作的重要成果,保存它们可以为后续的测试工作提供参考。
o 如果软件进行了版本升级或修改,以前的测试用例和测试计划可以帮助测试人员快速了解软件的变化,确定需要重新测试的部分。
8. 测试用例可以重复使用或追加测试
o 重复使用测试用例可以提高测试效率,减少测试成本。例如,在回归测试中,可以使用以前的测试用例来验证软件修改后是否引入了新的缺陷。
o 随着软件的不断发展和变化,可以根据需要追加新的测试用例,以确保软件的质量。
更多IT类相关推荐:
文章来源: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
上文内容不用于商业目的,如涉及知识产权问题,请权利人联系博为峰小编(021-64471599-8103),我们将立即处理